需求价格弹性的经验法则
-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往往较富有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 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的需求往往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往往富有弹性。一种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取决于购买者的偏好。
- 市场的定义:任何一个市场上的需求弹性都取决于我们所划定的市场范围。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范围大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因为范围小的市场上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
- 时间框架: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 价格变动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意味着需求量对价格越敏感。
总收益(total revenue):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当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弹性小于1),价格和总收益同方向变动。
当需求富有弹性(价格弹性大于1),价格和总收益反方向变动。
当需求是单位弹性(价格弹性等于1),当价格变动时,总收益不变。
尽管先性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不变的,但弹性并不是不变的。因为斜率是两个变量变动的比率,而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在价格低而数量高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在价格高而数量低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
需求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收入弹性 =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 收入变动百分比
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往往小于奢侈品。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度交叉价格弹性 = 物品1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 物品2的价格变动百分比
替代品是互相替代食用的物品,其交叉价格弹性是正数。
互补品是通常要一起使用的物品,其交叉价格弹性是负数。
供给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供给价格弹性 = 供给量变动百分比 / 价格变动百分比
供给价格弹性取决于卖者改变他们所生产的物品量的灵活性。
在大多数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供给在的弹性通常都大于短期。
在一些市场上,供给弹性并不是不变的,而是沿着供给曲线变动。在供给量水平很低时,供给价格弹性很高,表明企业会对价格变动做出相当大的反应。随着供给量的增加,企业逐渐接近其最大生产能力。一旦其生产能力得到完全利用,要想再增加产量就需要建立新工厂。要使企业能承受这种额外支出,价格就必须大幅度上升,因此,供给变得缺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