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于才乃治本,才越德失必乱亡
臣司马光认为:智瑶之所以败亡,根源在于其才能超越了品德。才能与品德本是两种不同的品质,但世人往往混淆不清,笼统地称之为贤能,因此常常识人不明。才能具体表现为聪颖机敏、洞察秋毫、意志坚定、坚韧不拔;而品德则体现在正直无私、公平正义、心平气和。才能是品德的依托,品德则是才能的统帅。云梦地区生长的竹子堪称天下至坚之物,但若不经过矫直加工,不装上箭羽和箭头,就无法穿透坚硬物体;棠谿出产的铜矿可谓天下至利之材,但若不经过熔铸定型,不经打磨锤炼,就不能用来击败强敌。由此可见,德才兼备者可称为圣人;德才皆无者只能算愚人;品德高于才能者可谓君子;才能胜过品德者实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瑶呢!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观才与德,知道两者先后的次序,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