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两度行刺殉主昭忠烈,赵氏历经纷争终迎赵献子继位
赵、韩、魏三家共同分割了智氏的土地。赵襄子将智瑶的头骨涂上漆,制成酒器使用。智瑶的家臣豫让决心为主君复仇,便伪装成受过刑罚的罪犯,怀揣匕首潜入赵襄子的宫殿打扫茅厕。当赵襄子如厕时,突然心生警觉,命人搜查,当场抓获了豫让。侍卫们要处死豫让,赵襄子却说:”智瑶已死且无子嗣,此人仍愿为他报仇,实乃忠义之士,我只需多加防范即可。”于是释放了豫让。豫让并未放弃,又用漆涂抹全身伪装成麻风病人,还吞食火炭使声音嘶哑,在市井行乞,连妻子迎面相遇都认不出他。某日遇见故友,友人认出后含泪劝道:”凭你的才能,若投效赵氏必受重用。届时行事岂非轻而易举?何苦这般折磨自己!用这种方式复仇,岂不是太过艰难?”豫让回应道:”倘若我委身侍奉赵氏,再图谋行刺,便是心怀不忠。如今我选择的方式虽然艰难,但坚持如此行事,正是要让后世那些怀有二心的臣子感到惭愧。”后来赵襄子乘车外出时,豫让潜伏在桥下准备行刺。当赵襄子行至桥畔,马匹突然受惊,侍卫们立即展开搜查,最终擒获豫让并将其处死。关于赵氏家族的传承:赵襄子因父亲当年未立兄长伯鲁为嗣,即便自己育有五子,也始终不愿传位给他们。他先将伯鲁之子封于代地,尊称代成君,可惜其英年早逝,便改立其子赵浣为继承人。赵襄子去世后,其弟赵桓子废黜赵浣自立为君,但仅执政一年便离世。赵氏宗亲认为:”赵桓子自立为君本非襄子本意。”于是众人合力诛杀赵桓子之子,重新迎立赵浣继位,即赵献子。赵献子诞下赵籍,即后来的赵烈侯。魏斯作为魏桓子之孙,即位后称魏文侯。韩康子生武子,武子又诞韩虔,即韩景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