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遭疑貂勃力辩齐王诛馋,鲁仲连点燃其斗志再克狄族
田单任齐国丞相,经过淄水时,有一位老人因渡淄水而受了寒,出水后不能行走。田单便解下自己的皮袍给他披上。齐襄王听说 后十分厌恶,说:“田单对别人施恩,是打算夺我的国位,我不早下手,恐怕以后会有变故!”说完一看左右无人,只在殿阶下有个穿珠子的人,襄王便召他过来问道:“你听见我的话了吗?”回答:“听见了。”襄王问:“你觉得怎么样?”回答说:“大王不如把此事变成自己的善行。下令说:‘我担心人民饥饿,田单就收留他们,给他们食物;我担心人民寒冷,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袍,给他们穿上;我担心人民劳累,田单也有这种担心,这正符合我的心意。’田单有善行而大王嘉奖他,那么田单的善行也就是大王的善行了。”襄王说:“好。”于是赏赐田单酒宴。过了几天,穿珠子的人又来见齐襄王说:“大王应该在群臣朝见时召见田单,在殿庭上致谢,亲自慰劳他。然后布告国内寻找百姓中饥饿者,予以收养。”于是齐襄王派人到街头巷子里去探听,听到大夫们互相说:“哦!田单爱护百姓,是大王教导他的啊!”
田单向齐王推荐貂勃。齐王有九位宠幸的臣子,想中伤安平君,一块儿对齐王说: “燕国攻打齐国的时候,楚王派将军率领一万人帮助齐国。现在国家已经安定,社稷也已稳固,何不派使者向楚王致谢呢? ”齐王问:“左右的人谁合适?”九个人都说:“貂勃可以。”貂勃出使楚国,楚王予以热情款待,几个月不放他回去。九个人又一齐对齐王说:“貂勃之所以能获得楚国万乘之尊的礼遇,岂非全赖安平君的威势!更甚者,安平君对待大王毫无君臣之礼,其心叵测:对内笼络民心,对外结交戎狄,广纳天下贤才,显有图谋不轨之志。恳请大王明鉴!”过了几天,齐王喝道:“召国相田单来!”田单摘下帽子,光着脚,袒露着上身进来,告退时请齐王赐以死罪。过了五天,齐王却说:“你没有得罪我。只不过要你行你臣子的礼节,我守我君王的礼节而已。”貂勃从楚国回来,齐王赐宴招待。饮到兴头上,齐王又喝道:“召国相田单来!”貂勃离开座位下拜说:“大王上比周文王如何?”齐王回答:“我不如。”貂勃说:“是的,我本知大王不如周文王。那么大王比齐桓公如何?”齐王回答:“我也不如。”貂勃又说:“是的,我也知道大王不如。然而周文王得遇吕尚,尊其为太公;齐桓公得遇管仲,敬称仲父。唯独大王得遇安平君,却直呼其名”单”,此等亡国之言岂可轻出!自盘古开天、黎民肇始以来,为臣者建功立业,未有如安平君之功勋卓著者!昔日燕军犯境,大王不能守社稷而避居城阳山中,安平君仅凭即墨弹丸之地——内城不过三里,外郭仅五里,率疲惫之卒七千,生擒燕国司马,光复齐国千里疆土,此皆安平君之功也。当此之际,若安平君弃大王于城阳而自立为君,天下莫能阻之。然其恪守正道,秉持大义,以为不可,遂修筑栈道,搭建木阁,亲赴城阳迎请大王与王后还朝,方使大王得以重掌国政。今国泰民安,大王却直呼其名”单”,纵使无知稚子亦不忍为之。恳请大王速诛此九人,向安平君致歉;如若不然,国将危矣!”齐王于是杀掉九位大臣,流放他们的家属,更以夜邑地方一万户的俸禄赏赐安平君。
田单准备攻打狄族,前去见鲁仲连,鲁仲连说:“将军您去攻狄,恐怕攻不下来。”田单说:“我凭着即墨的败兵残将打败了万辆兵车的燕国,收复齐国故城,现在却无法攻下狄,为什么呢? ”说完便上车扬长而去。于是田单率军进攻狄族,三个月也未能攻克。齐国小孩子在歌谣中讥讽唱道:“大冠像簸箕,长剑支下巴。现在攻打狄却攻不下,枯骨堆成小山丘。”田单开始惊惧起来,又去问鲁仲连:“先生早日说我攻不下狄族,请让我知道原因。”鲁仲连说:“昔日将军驻守即墨之时,席地而坐便编织草履,站立之时则手持铁锹,为将士们高歌:”已无退路!社稷倾覆!今日若不奋力,必将无处容身!”彼时将军抱定必死之志,士卒亦无求生之念,闻君此言无不泪流满面、振臂欲战,故而方能大破燕军。而今将军东享夜邑之俸,西游淄上之乐,腰间金带闪耀,纵马淄渑之间,沉溺生之欢愉,丧失死战之志,是以难求胜绩啊!”田单说:“我田单有这样的决心,是先生您为我下的。”第二天,他振奋精神,亲临城下,站在矢石交错的战场,手持鼓捶,击鼓进攻,狄被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