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谏赵太后以子为质,齐发兵退秦赵转危为安
秦国进攻赵国,夺取三座城池。因为赵王新即位,赵太后便执掌政事,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复:“必须以赵公子长安君做人质。”赵太后不答应,齐国便不出救兵。赵国大臣一再劝说赵太后,太后却公然对左右随从说:“谁再提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事,我定要往他脸上吐口水!”左师触龙求见赵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待他进来。触龙却慢吞吞走过来坐下,道歉说:“我的脚不好,很久没有来拜见太后了,私下里以此宽恕自己。又担心太后的身体有什么不适,所以想见到太后。”赵太后说:“我只能靠人推车来往了。”触龙又问:“饭量也减少了吧?”太后说:“只喝粥而已。”这时,太后脸上的不悦之色已稍稍宽解。触龙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岁最小,又不成器,而我因为年老,私下最怜爱他,想让他得到一个黑衣卫士的职位来护卫王宫,所以冒死提出请求!”太后说:“可以。他年龄多大了?”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年轻,可我想在未死之前先将他托付好。”太后说:“大丈夫也知道疼爱小儿子吗?”回答说:“比妇人还厉害呢!”太后笑着说:“还是妇人更厉害!”触龙却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女儿燕后胜过疼爱儿子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我对燕后远不如对长安君。”触龙又说:“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考虑深远。老太太您送燕后出嫁时,抓住她的脚后跟直掉眼泪,想到她要到遥远的燕国去,心情十分哀伤。待到燕后离去,您不是不想她,可一逢祭祀就祝愿说:‘千万不要让人把她退回娘家来!’这难道不是为她长久打算,希望她的子孙能在燕国相继为王吗?”太后点头说:“是的。”触龙又说:“从现在起三代以前,赵王的子孙被封侯的,现在还有没有继承人在位的?”太后回答:“没有了。”触龙说:“这就是说,近的,灾祸殃及其身;远的,殃及其子孙。难道说君王封侯的儿子都不成才?这无非是因为他们身居高位却无军功,俸禄优厚却未付出辛劳,却占用了大量国家珍宝。如今您为长安君加官进爵,赐予富饶封地,赏赐诸多贵重器物,却不让他在当下为国建功。待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借什么在赵国立足呢?”太后恍然大悟说:“好吧,随你去安排他吧!”于是下令为长安君备齐一百乘车,去齐国做人质。齐国随即发兵,秦国军队便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