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顺治魏受谤辞相,预言秦国吞并天下
当初,魏王听说孔斌贤明,便派使者携带黄金绸缎,聘请他为相。子顺说:“如果大王能够采用我的思想,我的思想可以为大王治世理民,即使让我吃蔬菜,喝白水,我也会去做。如果只是想把贵服穿在我身上,供我丰厚的俸禄,那我就是一个普通平民罢了,魏王哪里会缺少一个平民呢?”使者再三延请,子顺才前往魏国,魏王亲自出城迎接,拜他为相。子顺用贤能的人才替换了那些靠关系受宠的官员,剥夺了那些不干实事的官员的俸禄,而赐给有功的官员。那些失去职位的人都不甘心,于是开始散播谣言。文咨把这些话告诉了子顺。子顺说:“自古以来,与平民百姓共商治国大计就非易事!那些精通政务的古代贤臣,在执政初期无不遭受非议。郑国宰相子产历经三载光阴,方使诽谤之声平息;先祖孔子在鲁国担任相国,亦需三月之久才让流言蜚语止息。而今我日日推行革新政令,虽不及圣贤德才兼备,又岂会在意那些诋毁之言!”文咨问:“不知道当年对尊祖上有什么诽谤?”子顺说:“先祖在鲁国任相,有人唱道:‘穿鹿皮袍的权贵,抓起他来没有罪;权贵穿着鹿皮袍,抓起他来都叫好。’等到三个月以后,政治教化已经成型,百姓们又唱道:‘穿皮衣,戴殷帽,我们的心事他想到;戴殷帽,穿皮衣,一心为民不为己。’”文咨高兴地赞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先生您与古圣贤相比也不差。”子顺在魏国任相共九个月,每次提出重大的建议都不被魏王采用,于是喟然长叹:“言论不被采用,是我所言不当。言论对君王不适用,而担任人家的官职,食人家的俸禄,这样便是徒享利益而不做事,我的罪过太深重了!”说完便称病辞去职务。有人对子顺说:“魏王不用你,你为什么不到别处去呢?”子顺回答:“到哪里去呢?崤山以东的各个国家都将被秦国吞并;秦国为不义之国,在道义立场,我不入不义之国。”于是在家休养。新垣固问子顺:“圣贤所到之处,必定是振兴教化、修明政治。而你在魏国做相,没听说干出什么特殊的政绩就自行引退了,是志向不能实现吧?为什么那么快就辞职呢?”孔斌说:“正因政绩平平,故而主动辞官归隐。况且若是患了绝症,纵使扁鹊再世也束手无策。如今秦国虎视眈眈欲吞并四海,即便以仁义之道侍奉之,终究难保安宁;眼下挽救危局尚且力有不逮,更遑论重振礼乐教化!昔日伊尹效力于夏,吕望任职于商,然此二朝终未能免于覆灭,岂是伊尹、吕望不愿匡扶社稷?实乃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现今崤山以东诸国皆萎靡不振、难以复兴,韩赵魏三国割地求和,东西二周卑躬屈膝臣服于秦,燕齐楚等国亦已俯首称臣。由此观之,不出二十载,普天之下必将尽归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