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专权陷李斯,父子腰斩咸阳市
秦朝郎中令赵高仰仗着受皇帝恩宠而专权横行,因报他的私怨杀害了很多人,因此恐怕大臣们到朝廷奏报政务时揭发他,就劝二世说:“帝王之所以能保持至高威严,关键在于臣子们只能聆听其诏令而难得一见龙颜。更何况陛下正值年少,未必通晓所有政务要事。若每日临朝听政,在赏罚决断时偶有疏失,便会让臣下窥见不足之处,反而有损圣明君主的形象。臣建议陛下不如安居深宫,由臣与精通律令的侍中们随侍左右,待大臣们呈报政务后再作决断。如此既能避免臣子们上奏疑难杂事,又能让天下百姓都颂扬陛下的英明睿智。”二世采纳了赵高的这一建议,不再坐朝接见大臣,常常住在深宫之中,赵高侍奉左右,独掌大权,一切事情都由他来决定。
赵高听说李斯对此不满而有非议,便去会见丞相李斯说:“关东地区的盗贼纷纷起来闹事,现在皇上却加紧增征夫役去修建阿房宫,并搜集狗马一类无用的玩物。我想进行规劝,但因地位卑贱不敢言。这可实在是您的事情啊,您为什么不去劝谏呢?”李斯道:“本来是该如此啊,我早就想说了。但如今皇上不坐朝接见大臣听取奏报,经常住在深宫中,我所要说的话,不能传达进去,而想要觐见,又没有机会。”赵高说:“倘若您真的要进行规劝,就请让我在皇上得空的时候通知您。”于是赵高等到二世正在欢宴享乐、美女站满面前时,派人通告李斯:“皇上正有空闲,可以进宫奏报事情。“李斯即到宫门求见。如此接连三次。二世大怒道:“我平常空闲的时候很多,丞相不来;当我正要安息,他却来求见奏事!丞相难道是因我年少轻视我,或因为我固陋而轻视我呢? ”赵高便趁机说道:“关于沙丘政变伪造遗诏一事,丞相李斯确实参与其中。如今陛下虽已登基称帝,但丞相的权位却未获提升,这显然暗藏着他意图割据称王的野心。若非陛下垂询,臣实在不敢妄言。丞相长子李由现任三川郡守,而楚地叛贼陈胜等人皆出自丞相治下各县,这些反贼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横行三川境内,正是因为李由故意纵容。据臣所知,双方还有秘密书信往来,只是尚未掌握确凿证据,故未敢贸然禀报。更令人忧虑的是,丞相在外朝的权势,实际上已凌驾于陛下之上。”二世认为赵高说得有理,便想查办丞相,但又怕事实不确,于是就先派人去审核三川郡守与盗贼相勾结的情况。
李斯听说了这件事,即上奏书揭发赵高的短处说:“赵高独揽大权,其权势已与陛下不相上下。当年田常担任齐简公的相国时,暗中窃取国君的恩威权柄,既获得百姓爱戴,又赢得群臣支持,最终弑君篡位夺取齐国,这段历史天下人尽皆知。如今赵高心怀不轨,行为放纵,不仅暗中聚敛家财,其所作所为与当年田氏篡齐如出一辙。此人贪欲永无止境,对权势利禄的追逐从未停歇,如今地位仅次于陛下,却仍在不断窃取皇权威信。其野心勃勃之态,恰似当年韩玘担任韩安国相时的情形。若陛下不及时筹谋应对,臣恐其迟早会发动叛乱。”二世说:“这说的是什么话!赵高虽出身宦官,却从不因安逸而骄纵,也不因危难而变节。他品行高洁,一心向善,全凭自身勤勉才获得今日地位。朕正是看重他的忠诚才予以重用,因其守信才让他继续任职,他确实是难得的贤才。爱卿为何要对他心生疑虑?更何况,朕若不倚重赵高,还能托付何人担当大任?赵高为人精明干练、清廉刚正,既能体察民间疾苦,又深知朕的心意,爱卿切莫再妄加猜疑!”二世非常喜爱赵高,唯恐李斯把他杀掉,便暗中将李斯的话告诉了赵高。赵高说:“丞相所担忧的只是我一个人,我死了,丞相就想做田常所做的事情了。”
此时,盗贼日益增多,而秦朝廷不停地征发关中士兵去东方攻打盗贼,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便为此提出规劝说:“关东群盗同时起事,秦朝发兵进剿,所诛杀的非常多,但仍然不能止息。盗贼之所以多,都是由于兵役、水陆运输和建筑等事劳苦不堪,赋税太重的缘故啊。恳请暂时让修建阿房宫的役夫们停工,减少四方戌守边防的兵役、运输等徭役。”二世说:“作为天下至尊的统治者,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关键在于君主应当完善法制,这样臣下就不敢胡作非为,自然能够治理好天下。虞舜、夏禹这些圣君,虽然贵为天子,却甘愿过着清贫劳苦的生活,为百姓鞠躬尽瘁,这样的君主哪里还需要什么法律约束!再说先帝当初以诸侯身份起兵,最终统一天下。平定天下后,对外驱逐蛮夷稳固边疆,对内兴建宫室彰显威仪,这些功业的开端你们都亲眼所见。如今朕继位才两年,各地盗贼蜂起,你们无力制止,反而想要废除先帝定下的制度,这既是对先帝的辜负,也是对朕的不忠,你们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占据官位!”于是就将冯去疾、李斯、冯劫交给司法官吏,审讯责罚他们的其他罪过。冯去疾、冯劫自杀了,只有李斯被下至狱中。二世即交给赵高处理,查究李斯与儿子李由进行谋反的情况,将他们的家族、宾客全都逮捕了。赵高惩治李斯,仗打他一千多板,李斯忍受不了疼痛,自己无辜而服罪。
李斯之所以不自杀,是因为他自负有辩才,对秦朝有功,实际上并没有反叛之心,他想上书为自己辩解,希望二世能醒悟而赦免他。于是就从狱中上奏书说:“我担任丞相治理国家已有三十余载。当初秦国疆域狭窄,国土不过方圆千里,军队也仅有数十万之众。我倾尽绵薄之力,秘密派遣谋士,资助他们金玉财宝,令其游说列国诸侯;同时暗中整备军械,完善法令教化,提拔勇猛善战的将士,厚待立下战功的臣子。正因如此,才能逐步胁迫韩国,削弱魏国,攻占燕赵之地,扫平齐楚之国,最终吞并六国,生擒各国君主,拥戴秦王登上帝位。继而北逐匈奴等游牧部族,南征百越蛮夷,以此彰显大秦的强盛国力。更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标准,改革文字体系,颁布通行天下的法令,为秦王朝建立了赫赫威名。若这些功业都成了罪证,那我早该被处以极刑!幸蒙圣上体恤臣子尽心竭力,才得以保全性命至今。恳请陛下明鉴!”奏书呈上后,赵高却命狱吏丢弃而不予上报,并且说道:“囚犯怎么能上书!”
赵高派他的门客十多人假充御史、谒者、侍中,轮番审讯李斯,李斯则翻供以实情对答,于是赵高就让人再行拷打他。后来二世派人去验证李斯的供词,李斯以为还与以前一样,便终究不敢更改口供,在供词上承认了自己的罪状。判决书呈上去后,二世高兴地说:“如果不是赵高,我几乎被丞相出卖了!”待二世派出去调查三川郡守李由的人抵达三川时,楚军已经杀死了李由。使者回来,正逢李斯被交给司法官吏审问治罪,赵高即捏造了李由谋反的罪证,与李斯的罪状合在一起,于是叛处李斯五刑,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走出监狱时,与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李斯便回头对次子说:“我真想和你重牵黄狗,共同出上蔡东门去追逐狡兔,但哪里还能办得到哇!”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李斯三族的人也都被诛杀了。二世便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巨细,全由赵高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