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直谏抑勃骄恣,文帝废律立启为储
朝廷对诛灭诸吕的人论功行赏,右丞相周勃以下,都被增加封户和赐金,数量各有差别。绛侯周勃散朝时小步疾行退出,十分得意;文帝对绛侯以礼相待,很为恭敬,经常目送他退朝。担任郎中的安陵人袁盎谏阻文帝说:“诸吕骄横谋反,大臣们合作将吕氏诛灭。那时,丞相身为太尉,掌握兵权,才天缘凑巧建立了这番功劳。现在,丞相好像已有对人主骄矜的神色,陛下却对他一再谦让;臣子和君主都有失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如此!”以后朝会的时候,文帝逐渐变得庄重威严,丞相周勃也就慢慢敬畏起来。
十二月,文帝下诏说:“法律,是治理天下的依据。现在的法律对违法者本人做了处罚之后,还要株连到他本来没有犯罪的父母、妻子、兄弟,以至将他们收为官奴婢,朕认为这样的法律十分不可取!自今以后废除各种收罪犯家属为奴婢及各种相连坐的律令!”
,正月,有关官员请求文帝早日确立太子。文帝说:“朕德行不够,不能从天下博求贤圣有德行的人将帝位禅让给他,而又提‘早立太子’,这是令我德行不够的程度加重。此事的议定还是暂缓吧!”有关官员说:“预先确立太子,是为了尊重宗庙和国家,不忘天下。”文帝说:“楚王,是我的叔父;吴王,是我的兄长;淮南王,是我的弟弟;难道他们不是早就存在的继承人吗?如果我现在不选择贤能之人为帝位继承人,而说必须传位给儿子,世人将认为我忘记了贤能有德的人,而专私于自己的儿子,这不是以天下为重的作法!”有关官员坚持请求说:“殷周两朝自开国伊始,皆享国祚千载有余,其长治久安之道,正在于早早确立太子制度。天子继嗣必择子而立,此乃亘古不易之制。高帝扫平四海开创汉室基业,理当传之子孙万世不绝。倘若废弃嫡嗣不立,反从诸侯宗室中另择储君,实有违高帝立国本意。储君之选,断不可舍皇子而求诸外。今观陛下诸子,刘启最为年长,且禀性纯孝仁厚,恳请立为太子。”文帝至此才同意臣下的奏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