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抑商兴俭朴,孝武奢征致财耗

汉朝建立之初,承接的是秦朝留下的衰败局面,百废待兴而国库空虚,就连天子乘坐的马车都凑不齐四匹同色的马匹,将相们只能乘坐牛车出行,百姓家中更是毫无积蓄。待到天下初定,高祖便颁布禁令,不准商人穿着丝绸衣物、乘坐马车,同时加重对他们的赋税征收,以此打压和羞辱商人阶层。孝惠帝与吕后执政时期,因天下方定,便放宽了对商人的限制法令。然而商贾的后代,依然不得入仕为官。朝廷通过核算官吏俸禄及官府各项开支的总数,据此向百姓征收赋税。至于从天子到封君的汤沐邑,都以山川园池的收益和市井商业税收作为日常用度,不从国库支取经费。通过漕运抵达京城的粮食,每年从崤山以东地区运来的也不过数十万石。接着是孝文帝、孝景帝先后治理国家,清静廉正,谨慎俭朴,安养天下百姓,七十多年之间,国家无事,如果不发生旱涝灾害,百姓就可以人人自给,家家足用。城乡各处粮仓皆充盈满溢,官府仓库里物资堆积有余;京城国库中钱财数以亿计,连串钱的绳索都已腐朽断裂,致使钱币数目难以统计;京城粮仓里的陈年粟米层层堆积,太仓装满后溢出仓外,只得露天堆放,最终腐败变质无法食用。民间街巷随处可见马匹行走,郊野田间更是马群成群结队,若有人骑着母马出门,甚至会遭到排斥而无法参与社交活动。连看守街巷的差役都能吃上精米肥肉;官员任期长久,有的能在任上把子孙抚养成人,有的人则将官名当成自己的姓。所以人人自爱而不愿触犯法律,崇尚道义而不希望受到羞辱。在这个时期,法令宽松,百姓富足,有人依凭钱财骄横不法,兼并土地;那些豪强之辈,在乡间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享有封地的宗室 贵族、公、卿、大夫及以下官员,互相比赛谁更奢侈,房屋、车辆、衣服都不顾地位名分地僭越于上,没有限度。事物发展到鼎盛就会向衰败转折,这本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从那时开始,孝武帝对内极度奢侈,对外征伐夷狄各族,天下由此萧条,财富全部耗尽。

献给一切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
purfiles.com » 汉初抑商兴俭朴,孝武奢征致财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