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智退匈奴敌,程氏严治保军安

汉景帝时,匈奴军队攻占了雁门郡,一路推进到武泉县,随后又攻陷上郡,劫掠了官府牧场的马匹。汉军阵亡士兵达两千人。时任上郡太守的陇西人李广,曾带领百名骑兵外出巡查,遭遇数千匈奴骑兵。匈奴人发现这支小股部队,误以为是汉军设下的诱敌之计,大为震惊,便占据高地布下战阵。李广麾下的百名骑兵都惊恐万分,纷纷想要策马逃回。李广制止说:“我们离开大军数十里远,现在,如果就靠这一百骑兵的队伍逃跑,匈奴人追杀射击,我们马上就完了。现在我们留在这里,匈奴人必定把我们看成大军的诱敌队伍,一定不敢进攻我们。”李广命令骑兵们说:“前进!”来到距离匈奴阵地约有二里的地方,停止下来,李广命令说:“都下马解下马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敌人判断我们会逃跑;但我们都把马鞍解下来,告诉他们我们不逃跑,用这个办法让他们更坚信我们是诱敌部队。”于是匈奴骑兵便 真的不敢进攻。有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巡视部队;李广跃上战马,带领十余名骑兵疾驰而出,射杀匈奴白马将军后,返回百骑阵营卸下马鞍,命令士兵们放开战马就地休整。正值日暮时分,匈奴骑兵对李广部队的举动感到异常,始终不敢贸然进攻。直至深夜,匈奴人仍怀疑附近埋伏着汉朝大军,计划趁夜偷袭,最终全军撤离。待到破晓时分,李广方率部返回大营。

至武帝,卫尉李广被任命为骁骑将军,率军驻扎在云中郡;中尉程不识受命担任车骑将军,驻军在雁门郡。到了六月,朝廷解除了他们二人的军职。李广与程不识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领军队,在当时享有盛誉。李广治军不设固定的编制和阵型,安营扎寨时选择水草丰美之地,士兵行动自由,夜间也不安排士兵敲击刁斗巡逻警戒,军中文书往来十分简略;但他会派遣侦察兵在远处监视敌情,因此军营从未遭受过敌军偷袭。程不识则严格整顿军队编制,注重队列和营阵的布置,夜间派人敲打刁斗巡查,军中官吏处理文书常常通宵达旦,不允许士兵擅自休息;不过他的部队同样没有遭遇过险情。程不识说:“李广的军队很简单便宜,但是,如果敌人突然袭击它,就没有办法抵御;而李广的士兵也很自在,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拼力死战。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烦扰,但敌人也不能侵犯我。”但是,匈奴人更害怕李广的谋略,汉军士兵也多数愿意跟随李广作战,而苦于跟随程不识。

臣司马光曰:《易经》说:“只要军队出动就要军纪严格,否则,不论胜败都很危险。”这是说统领大军而不用法纪来控驭,没有不凶的。李广统领军队,使人人自便。凭李广的奇才,这样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把他的方法引为楷模来效法。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李广的继任者都很难做到,更何况与李广同时担任将领的人呢!普通人天性都贪图安逸,却往往意识不到潜藏的危险。士兵们既然嫌程不识治军过于严苛繁琐,而更愿意追随李广作战,就难免会对上级产生怨恨情绪,进而违抗军令。由此可见,治军过于宽松随意的弊端,绝不仅限于李广部队难以防范敌军突袭这一项!所以说“军队的事情要始终严格”,统领军队,也就是严格而已。如果这样的话,仿效程不识用兵,即便是打不了胜仗,还可以保证不失败;如果学习李广的方法,很少能避免全军覆灭的结局啊!

献给一切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
purfiles.com » 李广智退匈奴敌,程氏严治保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