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骄奢谋反败,宣帝削权诛叛族

霍氏一族在霍光去世后愈发骄纵奢侈、专横跋扈。太夫人霍显大肆营建府邸,甚至仿制与皇家规格相同的辇车,车身饰以精美纹样,坐垫皆用锦绣缝制,车架通体鎏金;车轮外裹熟皮并填充棉絮,侍女们手持五彩丝绦牵引霍显在府中嬉戏取乐;霍显还与总管冯子都私通淫乱。霍禹、霍山等人也竞相扩建宅院,常在平乐馆策马驰骋追逐。霍云多次在朝会时托病擅自离宫,率众多门客前往黄山苑围猎,仅遣奴仆代为入朝应卯,却无人敢出言指摘。霍显及其诸女昼夜无度地出入上官太后所居长信宫,全然不加约束。

汉宣帝早在民间时,就听说霍氏一家因长期地位尊贵,不能自我约束。亲掌朝政以后,命御史大夫魏相任给事中。霍显对霍禹、霍云、霍山说:“你们没能承继大将军的事业,如今御史大夫反而当了给事中,万一有人在他面前说你们的坏话,你们如何保全自己!”后霍、魏两家的奴仆因争夺道路引起冲突,霍家奴仆闯入御史府,要踢魏家大门,御史为此叩头道歉,方才离去。有人将此事告诉霍家,霍显等才开始感到忧虑。

魏相担任丞相后,经常在汉宣帝闲暇时被召见,禀报国家政务;平恩侯许广汉与侍中金安上等人也获得了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当时霍山虽执掌尚书台事务,但汉宣帝颁布诏令:无论官员百姓皆可径直向皇帝呈递密奏,不必经由尚书转呈,朝臣亦可直接面圣陈述政见。这些举措令霍氏一族极为愤懑。汉宣帝听闻诸多关于霍显毒杀许皇后的传言,虽尚未彻查,仍将霍光女婿度辽将军兼未央卫尉、平陵侯范明友改任光禄勋,霍光次女婿诸吏兼中郎将、羽林监任胜调为安定太守。数月后,又将霍光姐夫给事中兼光禄大夫张朔改任蜀郡太守,霍光孙女婿中郎将王汉调任武威太守。稍后,又将霍光的大女婿长乐卫尉邓广汉调任少府。戊戌日,朝廷任命张安世担任卫将军,统辖未央宫与长乐宫的卫尉、长安城十二座城门的守军以及北军全部兵力。同时擢升霍禹为大司马,但特别规定其不得佩戴相应规格的官帽,仅准戴低阶官帽,且未授予印绶;撤销其原先统率的屯戍部队及所属官吏,仅保留与霍光相同的大司马官衔。此外,收回范明友的度辽将军印绶,仅保留其光禄勋职务;霍光另一女婿赵平原任散骑、骑都尉兼光禄大夫,掌管屯戍部队,现亦被收缴骑都尉印绶。所有统领胡越骑兵、羽林军及两宫卫将屯兵的将领职务,均改由汉宣帝亲信的许、史两家子弟接任。

霍显和霍禹、霍山、霍云眼看霍家的权势日益被削弱,多次聚在一起痛哭流涕,自怨自艾。霍山说:“如今丞相大权在握,深得天子倚重,不仅将大将军生前制定的法令尽数变更,还刻意宣扬大将军的过失。再者,那些儒生大多出身寒微,自偏远之地赴京,衣食无着却妄议朝政,言辞毫无顾忌,大将军生前最是厌恶他们。可如今皇上偏偏喜好与这些迂腐书生交谈,他们纷纷上书言事,竞相诋毁我们霍家。先前就有人上奏指责我们兄弟骄横跋扈,言辞极为尖锐,被我扣下未呈。后来上书者越发狡黠,全都改为密奏,皇上更是派遣中书令直接收取奏章,不再经过尚书台,对我愈发疏远猜忌。又听说民间纷纷传言‘霍氏毒死许皇后’,难道有这回事吗?”霍显吓坏了,便将实情告诉霍禹、霍山、霍云。霍禹、霍山、霍云大惊,说道:“果真如此,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皇上将霍家女婿都贬斥放逐,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这是大事,一旦事发,必遭严惩,怎么办?”于是开始萌生反叛朝廷的念头。

霍云的舅父李竟有一位要好的朋友,名叫张赦,看到霍云一家人惊慌不安,便对李竟说:“现在是丞相魏相以及平恩侯许广汉掌权,可以叫霍太夫人进言上官太后,先把这两个人杀掉。废除当今皇上,重新立一位皇帝,全都在太后的一句话。”后被长安男子张章告发,汉宣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和执金吾处理,逮捕了张赦等人。后来,汉宣帝下诏,命令不要抓人。霍山等更加慌恐,商议说:“这是皇上尊重太后,所以不深究,但已可看出苗头不妙,时间长了还会爆发。一旦爆发,就是灭门之祸,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命霍家女儿各自回家告知自己的丈夫,霍家各位女婿都说“大祸一来,我们谁也跑不了!”

正巧李竟因受指控结交诸侯王而被朝廷治罪,审问中供词涉及霍氏家族,汉宣帝因而下诏命令:“霍云、霍山不适合再在宫中供职,免职回家。”山阳太守张敞向汉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说道:“我听说,春秋时期,季友为鲁国立下大功,赵衰为晋国建立功勋,田完为齐国作出贡献,他们都获得了本国的丰厚封赏,福泽还延续到子孙后代。然而后来田氏篡夺了齐国政权,赵氏瓜分了晋国疆土,季氏独揽了鲁国大权。正因如此,孔子在编撰《春秋》时,特别注重记载各国兴衰存亡的历史,对世袭的卿大夫制度予以严厉批判。想当年,全赖大将军霍光运筹帷幄,才使得宗庙得以保全、国家转危为安,这份功绩着实不小。周公辅政仅有七年光景,而大将军执掌国运却长达二十载。在他权倾朝野的鼎盛时期,威势足以撼动天地,权势直逼日月。应由朝臣明确提出:‘陛下褒奖、宠信已故大将军,以报答他对国家的功德,已经足够了。而近来辅政大臣专擅朝政,外戚势力过大,君臣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别,请求解除霍氏三侯的官职,以侯的身份回家;对卫将军张安世,也应赐给几案与手杖,让他退休回家,以列候的身分充当天子的老师,由陛下时常召见慰问。’陛下则公开颁布诏书表示他们对国家有功劳,所以不能听从大臣所请,大臣们再据理力争,之后陛下予以批准。这样一来,天下人肯定会认为陛下不忘旧勋的功德而群臣又知礼,霍氏一家也可以世世代代无忧无患。如今,朝中听不到直言,而使陛下自己下诏,这不是好策略。现在霍氏两侯已被赶出宫廷,人情大致相同,因此以我的心来猜度,大司马霍禹和他的亲戚僚属等必然会心怀畏惧。使天子的近臣恐慌自危,总不是万全的办法。我愿在朝中公开提出我的意见作为开端,只是身在遥远的山阳郡,无法实现,希望陛下仔细考虑。”汉宣帝对张敞的建议甚为欣赏,然而却没有召他来京。

霍禹、霍山等家中多次出现妖怪之事,全家人都非常忧虑。霍山说:“丞相私自减少宗庙祭祀所用的羔羊、兔子和青蛙,可以用这件事当作借口向他问罪。”于是,密谋让上官太后设酒宴款待博平君王媪,召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及其属下作陪,然后让范明友、邓广汉奉太后之命将他们斩杀,乘机废掉汉宣帝,立霍禹为皇帝。密谋已定,尚未发动,汉宣帝任命霍云为玄菟太守,太中大夫任宣为代郡太守。就在此时,霍氏的政变阴谋被发觉。秋季,七月,霍云、霍山、范明友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等被逮捕,霍禹被腰斩,霍显及霍氏兄弟姐妹全部被当众处死,因与霍氏有牵连而被诛杀的有数十家。太仆杜延年因为是霍家旧友,也被罢免官职。八月己酉日,霍皇后被废,囚禁于昭台宫。乙丑日,汉宣帝下诏,将告发霍氏政变密谋的男子张章、期门董忠、左曹杨恽、侍中金安上、史高封为列候。杨恽,是前丞相杨敞的儿子;金安上,是前车骑将军金日磾弟弟的儿子;史高,是史良娣哥哥的儿子。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一定会灭亡。因为太奢侈了就不知谦顺,不知谦顺便会犯上。犯上的人,就是违反常道,一个位在众人之上的人如此,那么大家一定会来忌害他。霍氏掌权的时日已经很久了,所以想要谋害他的人也很多。天下人都想去谋害他,而他们的言行又违反常道,那么,他们不被灭亡,还等什么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后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被封赏,有人上书汉宣帝,为徐福鸣不平说:“我听说,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薪,这位客人便对主人说:‘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将柴薪搬到远处去,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默然,不予理会。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们共同抢救,幸而将火扑灭。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对邻居表示感谢,在救火中烧伤的被请到上座,其余则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弯烟囱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要是当初听从那位客人的劝告,今日也就无需杀牛摆酒,也不会发生火灾。今天论功请客答谢各位,建议将烟囱改弯、移走柴草的人反倒没有功劳,而在救火的时候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座上宾吗?’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制止。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则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候的费用,臣下也不会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大祸。现在事情已然过去,而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嘉许其‘弯曲烟囱、移走柴薪’的远见,使他居于‘焦头烂额’者之上!”汉宣帝这才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

献给一切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
purfiles.com » 霍氏骄奢谋反败,宣帝削权诛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