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辅政功勋盛,专权致祸全族亡
汉宣帝初登帝位时,前往汉高祖庙举行祭祀仪式,由大将军霍光担任车驾陪乘。年轻的皇帝内心充满惶恐不安,犹如芒刺在背般坐立难安。之后更换车骑将军张安世陪同乘舆,汉宣帝方才感到自在舒坦,体会到安全与亲近。待到霍光逝世后,其家族终究未能幸免于灭门之祸。因此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霍氏家族的厄运,早在霍光陪同天子乘车之时便已埋下祸根。十二载光阴流转,霍皇后被废黜至云林馆幽禁,最终选择自尽而亡。
班固赞曰:霍光肩负辅佐年幼君主的重要使命,执掌着汉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权柄。他匡扶社稷、安定朝纲,先后辅佐汉昭帝、拥立汉宣帝,其功业之盛,即便是古代贤臣周公、伊尹也难以超越!然而霍光学识浅薄,不明大义,不仅包庇妻子的谋逆行径,更强行将女儿推上皇后之位。沉溺于权势欲望之中无法自拔,最终加速了家族覆灭的厄运。在他去世仅仅三年后,整个霍氏宗族便遭遇灭顶之灾,这般结局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臣司马光曰:“霍光对汉室的辅佐功业,堪称竭尽忠诚;然而最终却未能保全自己的家族,这究竟是什么缘故?至高无上的权柄,本应专属帝王所有,倘若长期被臣子把持而不归还君主,则鲜有不招致灭顶之灾的。以汉昭帝之明察,年仅十四便能识破上官桀的奸谋,本可亲理朝政;更不必说十九岁登基的汉宣帝,既聪慧果决又体察民情。然而霍光仍旧长期专擅朝政,不知急流勇退,反在朝中大肆培植党羽,致使君主在上积怨日深,官吏百姓在下怨声载道,众人皆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暗中等待发难时机。霍光自身得以善终已是万幸,更何况其子孙日益骄纵跋扈呢!尽管如此,假如当初汉宣帝专用官阶和俸禄赏赐霍光的子孙,使他们富有,让他们享用大县的收入,定期前来朝见皇帝,也就足以报答霍光的盛德了;而汉宣帝仍然让他们主持朝政,授以兵权,等到事态严重,这才对他们加以裁夺,以至他们恐惧怨恨,生出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难道只是霍氏一家自己招致的灾祸吗?这也是汉宣帝酝酿而成的。春秋时,斗椒在楚国作乱,楚庄王灭其宗族,却赦免了担任箴尹的斗克黄,认为如果不让当初于国有功的斗於菟留下后代,就不利于勉励人们行善立功。以霍显、霍禹、霍云、霍山犯下的罪行,当然应诛灭全族,但立下大功的忠臣霍光却不可无人祭祀,汉宣帝竟将其全族老小全部处死,一个不留,也未免刻薄寡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