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忠谏固储君,刘骜登基奉庙殿
汉元帝病卧龙榻日久不起之际,傅昭仪携其子山阳王刘康常侍汤药于榻前,而皇后王政君与太子刘骜却鲜少入宫问安。随着元帝沉疴渐笃,心绪不宁,屡次命尚书查阅当年汉景帝废黜太子刘荣、改立胶东王刘彻的旧制典章。值此危急之时,太子舅父阳平侯王凤虽身兼卫尉与侍中之职,却与皇后、太子皆惶惶不可终日,苦无化解之策。史丹是汉元帝最亲信的大臣之一,所以可以直接进入寝殿探视,等到汉元帝一个人躺着的时候,他直接走进寝殿,跪在地上的青蒲上磕头,流泪说:“刘骜以嫡长子之尊被立为储君已逾十载,其太子之位深入人心,普天之下莫不臣服。臣观山阳王刘康虽素得陛下垂爱,然今市井流言四起,皆谓储位或将动摇。倘若传言属实,则朝中三公九卿等重臣必当以死谏诤,断难奉诏。臣愿请陛下先赐臣一死,以作百官表率!”元帝素来仁慈,不忍看到史丹伤心流泪,而史丹的话又恳切中肯,甚为感动,有所觉悟,喟然叹息说:“朕的病情日益沉重,太子刘骜、山阳王刘康与信都王刘兴皆年幼,每每思及他们尚且稚嫩,心中怎能不忧虑他们的前程!然朕从未动过更易储君之念。况且皇后王政君素来端庄持重,先帝又对太子宠爱有加,朕岂能违背先帝遗愿!这些流言,你究竟从何处听闻?”史丹立即向后退,叩头说:“我愚昧妄信传言,罪当处死。”汉元帝于是接受劝谏,对史丹说:“我的病势越来越沉重,恐不能痊愈,你要好好辅导刘骜,不要辜负了我的重托。”史丹唏嘘起身告退。太子的地位,从此才告巩固。而右将军、光禄大夫王商,中书令石显,也都站在刘骜一边,用力拥戴保助。夏季五月壬辰日,汉元帝在未央宫驾崩。
班彪赞曰:我外祖父的兄弟曾当过元帝的侍中,告诉我说:“汉元帝才艺超群,既精通篆书书法,又擅长抚琴弄瑟、吹奏洞箫。他常自谱曲调令人吟唱,对音律节奏的把握极为精妙。自幼酷爱儒学的他,登基后广招儒生入朝,将朝政大权尽付于这些儒臣之手。贡禹、薛广德、韦玄成与匡衡等人相继拜相。可惜他过分拘泥于儒家经典教义,处事优柔寡断,致使汉宣帝开创的盛世基业日渐衰微。然而他宽厚大度,谦虚恭谨,勤俭节约,态度温和,很具古代君王的风度。”
丞相匡衡奏称:“前些日子因先帝龙体欠安,故重新启用了已被废止的宗庙与陵寝,却终究未能获得先祖庇佑。经查证,卫思后陵、戾太子陵及戾后陵,因血脉亲情犹在,理当保留。而孝惠帝与孝景帝的宗庙,因亲缘关系已断,应当予以裁撤。至于太上皇、孝文帝、孝昭太后、昭灵后、昭哀后以及武哀王的祠庙,也请一并废止,停止祭祀。”刘骜批准。
六月己未日,太子刘骜即位,拜祭汉高祖的祭庙。尊奉祖母皇太后张氏为太皇太后,尊奉母亲皇后王政君为皇太后。任命大舅父侍中、卫尉、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负责尚书事务。
秋季,七月丙戌日,将元帝安葬于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