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汤获罪贬士伍,妙计解围复受用

成帝即位初期,丞相匡衡再次上奏说:“射声校尉陈汤,以二千石官员的身份出使西域,专门负责西域蛮夷事务,他不能持身以正,做部下的表率,反而盗取所没收的康居王国财物,并告诫下属官员说:‘远在境外发生的事,不会受到追究。’此事虽发生在大赦之前,但他已不适宜再担任官职。”陈汤获罪被免官。
后来,陈汤上书说:“康居王送来当人质的王子,并不是真王子。”然而经过查验,确实是真王子。陈汤被捕入狱,依罪应被处死。太中大夫谷永上书为陈汤辩护说:“我听说楚国因为有了子玉得臣这样的名将,晋文公才会侧身而坐礼遇贤才;赵国倚仗廉颇和马服君赵奢的威名,强秦便不敢进犯井陉关;近世汉朝凭借郅都、魏尚的镇守,匈奴始终未能越过沙漠南侵。由此可见,那些勇猛善战、能征惯战的将领,实乃国家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正如古语所言:君子闻战鼓之声,必思良将之臣。臣观关内侯陈汤,昔日讨伐郅支单于一战,声威震慑四方蛮夷,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兵锋直抵西海之滨。自大汉立国以来,远征异域建立如此显赫战功的将领,实属前所未有!如今陈汤因奏报不实获罪,长期身陷囹圄,案件久拖未决,司法官员竟欲将其置于死地。想当年秦国名将白起,南征攻破楚国郢都,北伐坑杀赵军四十万降卒,最终却因微末过失被赐死于杜邮,秦国民众无不为之哀泣。而今陈汤亲冒矢石,远征匈奴于万里之外,立下赫赫战功告慰宗庙、祭告上苍,天下勇士皆对其心生景仰。其所犯不过言辞之失,实非十恶不赦之罪。《周书》说:‘记住人的功劳,忘掉人的过错,这才适合做君主。’犬马对人有劳苦之功,死后尚且要用车帷伞盖将它们好好埋葬,作为回报,何况是国家的功臣呢!我恐怕陛下忽略了战鼓的声者,不领会《周书》的深意,忘记报答功臣的效劳,象对待平庸臣子那样对待陈汤,终于听从掌刑官吏的建议,将他处死,使百姓心中耿耿,有秦民那样的遗恨。这不是勉励大臣为国赴难效死的作法!”
奏章上去后,天子下令释放陈汤,但剥夺爵位,贬为士伍。恰逢西域都护段会宗被乌孙王国的军队围困,段会宗用驿马上书,请求成帝征发西域诸国军队,以及汉朝在敦煌的军队救援。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以及百官会议数天也作不出决定。王凤说:“陈汤富于谋略,又熟悉外国的情况,可以询问他。”成帝在宣室殿召见陈汤。陈汤在进攻郅支单于时,中了风寒,两臂不能屈伸,入见时,成帝下诏准许他不必跪拜,把段会宗的奏书拿给他看。陈汤回答说:“我觉得这件事不值得忧虑。”成帝说:“你为什么这样讲?”陈汤说:“五个胡兵才能抵挡一名汉兵,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刀剑不锋利,弓弩也不强。最近听说颇学得一些汉人制作兵器的技巧,然而仍是三个胡兵抵挡一个汉兵。再说,《兵法》上说:‘客兵一定要是守军人数的两倍,才可以对敌。’现在围困段会宗的敌兵人数不足以战胜他,请陛下不必忧虑!况且军队轻装日行五十里,重装备则日行三十里。现在段会宗打算征发西域诸国和敦煌的军队,部队行军需较长时间才能赶到,这成了所谓报仇之军,而不是救急之兵了。”成帝说:“那怎么办呢?围困一定可以解除吗?你估计什么时候可以解围?”陈汤知道乌孙之兵,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能久攻,以经验推测,不过数日。因此回答说:“现在已经解围了!”又屈指计算日期,然后说:“不出五日,就会听到好消息。”过了四天,军书到,声称已经解围。大将军王凤上奏,要求任命陈汤为从事中郎。将军幕府大事一切取决于陈汤。

献给一切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
purfiles.com » 陈汤获罪贬士伍,妙计解围复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