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逆谋诛旧臣,义士高节全汉恩

最初,甄丰、刘秀、王舜三人作为王莽的亲信重臣,率先提议推举王莽担任要职,极力宣扬其功绩与德政。王莽得以获封”安汉公””宰衡”等尊号,以及其母亲、两个儿子和侄子等人受封爵位等事宜,均由甄丰等人共同策划促成。作为回报,甄丰、王舜、刘秀三人也获得丰厚封赏,共享荣华富贵,当时并未有让王莽摄政的意图。后来提议摄政之事,实由泉陵侯刘庆、前辉光谢嚣和长安令田终术等人首倡。此时王莽羽翼已丰,内心萌生代行朝政之意。甄丰等人顺势迎合其心意,王莽为示恩宠,又加封王舜、刘秀、甄丰等人的子孙作为酬谢。甄丰等人爵位已经尊显,欲望已经满足,又实在害怕汉朝的皇族和天下豪杰。而那些王莽疏远的人想要向上爬,纷纷制作符命,王莽就是依靠这些力量正式登上皇位的,王舜和刘秀内心恐惧而已。甄丰一向刚强,王莽察觉他不高兴,所以假借符命文辞,把他调任更始将军,与卖饼儿王盛处于同等地位。甄丰父子默不吭声。这时甄丰的儿子甄寻任职侍中、京兆大尹,封爵茂德侯,便制作符命,说:“新朝应当以陕县为界分治,设立两位长官,任命甄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仿照周公、召公的旧事。”王莽就照着这样办了,授任甄丰作右伯。甄丰正要述职后西行时,还没有动身,甄寻又制作了一道符命,说原汉朝平帝的皇后黄皇室主是甄寻的妻子。王莽靠骗术登上皇位,心里怀疑大臣怨恨诽谤,正想要显示威严来慑服臣下,因此发怒说:“黄皇室主是国母,这是什么话!”便下命令拘捕甄寻。甄寻逃跑了,甄丰自杀。甄寻跟着方士躲进了华山,过了一年多,被捉到了,供词牵涉到国师公刘秀的儿子隆威侯刘,刘的弟弟右曹、长水校尉、代虏侯刘泳,大司空王邑的弟弟左关将军、掌威侯王奇,以及刘秀的学生侍中、骑都尉丁隆等人,牵连公卿、亲族、列侯及以下,死的有几百人。于是王莽把刘棻流放到幽州,把甄寻流放到三危,把丁隆杀死在羽山,死者的尸体全部用驿车来运送。

王莽派遣中郎将蔺苞与副校尉戴级统率万名骑兵,携带大量金银珍宝前往云中边境,意图利诱呼韩邪单于的诸位子嗣,计划按长幼次序分封十五位单于。蔺苞等人派遣译员出关,成功招揽左犁污王咸及其子登、助三人入境。待其抵达后,便强行册封咸为”孝单于”、助为”顺单于”,并赐予重金厚赏,随后用驿站车马将助与登送往长安。事后王莽封蔺苞为宣威公,授予虎牙将军之职;同时册封戴级为扬威公,任命其为虎贲将军。匈奴单于栾提知听到上述消息,勃然大怒,说:“先单于受过汉宣帝的恩惠,不能辜负。当今天子并不是宣帝的子孙,凭什么立为天子!”于是派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栾提呼卢訾、左贤王栾提乐,率军进攻云中郡益寿塞,大肆屠杀中国官吏和平民。从这以后,匈奴单于栾提知逐个地告诉左右部都尉、各沿边亲王,侵入中国边塞进行攻掠,规模大时有一万余人,中等规模有数千人,规模小时则数百人。他们击杀雁门太守、朔方太守,及这两郡的都尉,掳掠官吏百姓、牲畜财产,不可胜数,边疆地区空虚败落。

,在北方边塞的各位将军因大军集结没有完成,不敢出击匈奴。讨将军严尤上书建议说:“我听说匈奴成为中原的祸患,其历史由来已久,但在上古时期并未听闻有必须讨伐的敌国。后来周、秦、汉三代都曾对匈奴用兵,但采用的策略均非上策。其中周朝采取的是中等策略,汉朝运用的是下等策略,而秦朝则完全缺乏策略规划。周宣王在位时,猃狁入侵中原,兵锋直指泾阳,天子派遣将领率军征讨,将其驱逐出境后便班师回朝。当时天子对待戎狄的侵扰,如同驱赶蚊虫一般,仅将其赶走而已,因此天下都称颂其英明,这便属于中等策略。汉武帝挑选将领,训练军队,携带轻便的装备和粮草,深入遥远的敌人心脏地带,虽然有克敌制胜和获得战利品的功勋,但匈奴反攻,以致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疲惫虚耗,匈奴也受到创伤,从而天下人称之为‘武帝’,这是下等策略。秦始皇因不能忍受微小屈辱而草率动用民力,为构筑防御工事,修筑起绵延万里的长城,物资运输调派,从沿海地区开始。此举虽保全了疆域完整,却导致中原财力耗尽,最终丧失政权,实属毫无谋略之举。如今国家正逢灾荒之年,连年粮食歉收,西北边境地区尤为严重。若要征调三十万大军,需筹备三百日粮饷,必须从东方沿海及泰山一带,到南方长江、淮河流域四处征调,方能勉强凑齐。按路程计算,军队一年之内都难以完成集结,先头部队聚集边境饱受风吹日晒,士兵疲惫不堪且兵器损毁,从士气上已丧失作战条件,这是困难之一。边塞既然已经空虚,无法供应粮秣,从内地各郡各封国征集运送,又相互接续不上,这是困难之二。总计一个士兵三百天所用干粮,就要十八斛,不用牛力运输,是不能胜任的。而牛本身也要饲养,再加二十斛,负担就更重了。匈奴境内,都是沙漠碱地,大多缺乏水草,拿往事揣度,大军出发不满一百天,牛一定几乎全部倒毙,剩下的粮秣还很多,士兵却无法携带,这是困难之三。匈奴地区秋冬之季天气苦寒,而春夏又有大风,军队要多带炊具、木柴、炭火,重得几乎搬运不动。吃干粮饮水,经历一年四季,军队里会有发生疾病瘟疫的忧虑。因此从前讨伐匈奴的军事行动不超过一百天,并不是不想持久,而是力量不够,这是困难之四。大军自行运输物资,轻装的精锐部队就会很少,不能快速前进,即使敌人慢慢撤退,也无法追上,幸而追上,又被物资拖累。假如遇到险要而不易通行的地方,士兵前后相接,敌人前后夹击,危险不能想象,这是困难之五。大量使用民力,功业又未必能够建立,所以我深深地忧虑!现在已经征调军队,应该让先到的部队发动进攻,再让我等深入敌境以雷霆万钧之势进击,将足以惩治胡人。”王莽不听严尤的建议,如同从前一样,把战士跟粮秣输往边塞,于是天下动乱不安。

驻扎在边塞的部队在当地放纵扰民,而内地各郡因征兵催税,苛刻迫急,百姓不堪愁苦,纷纷抛弃家园,开始流浪逃亡,成为盗贼,并州、平州尤其严重。王莽下令七公、六卿都兼任将军,派著武将军逯并等,镇守各大名城;另派中郎将、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分别镇守沿边大郡,监察擅动干戈兴兵作乱的刁徒。而这些人都利用镇守之便在外地干坏事,扰乱州郡,行贿受贿像做买卖一样,掠夺百姓的财物。王莽下诏书严厉斥责:“从今以后,敢犯此法的,就逮捕囚禁,将名字报给我知!”然而还是照样胡作非为。中国北部边疆,自从汉宣帝以来,百姓已数代看不见烽火的警报,人口繁殖,牛马遍野。等到王莽扰乱匈奴,与之交战,边境人民死亡、被俘虏,在几年之间,使北方边境空虚,原野有暴露的尸骨。

王莽派遣使者携带加盖皇帝印玺的诏书、官职印绶、御赐安车及四匹骏马前往迎接龚胜,在其府邸正式任命他为师友祭酒。使者与郡太守、县令、乡里三老、各级属官、地方贤达及学生千余人齐聚龚胜所居里巷宣读圣旨。使者期待龚胜起身相迎,在门外等候多时。龚胜以病重为由推辞,将卧榻安置在寝室西侧靠近南窗处,头朝东方身着朝服、腰系大带卧床不起。使者遂将御玺诏书呈递于他,恭敬地捧上官印绶带,并将安车与四匹御马牵入院中,向龚胜致意说:“圣明的朝廷没有忘记您,制度的创设还没有完成,等待先生主持,想听到您的治国之道,来安定天下。”龚胜回答:“我向来愚昧,加上年纪老迈,而又身染重病,命在旦夕,如果随阁下上道,一定死在途中,实在是极端无益!”使者要挟劝说,甚至要把印信佩戴到他身上,龚胜却总是推辞。使者只好奏报:“现在正值盛夏,天气酷热,龚胜有病,缺少气力,不如等到秋季凉爽时再动身。”王莽下诏允许。使者每隔五天,就与郡太守一同去问候龚胜起居,并告诉龚胜的两个儿子和学生高晖等说:“朝廷这么虚心地用爵位封地等待龚先生,他虽然身患疾病,但应该移住在驿站官舍,表示有应征进京的意思,这样做必将为子孙留下巨大的家产。”高晖等人把使者的话转告龚胜,龚胜自己知道推辞没有用,便对高晖等人说:“我接受汉朝的圣恩,无法报答,现在年老了,随时都会死去,从道义上讲怎么可以一人事奉两姓,到地下如何面对故主呢?”龚胜于是吩咐他们准备后事,说:“衣服只要能包住身体就够了,棺材只要能包住衣服就够了。不要随时下流行的风俗一样,在墓上动土,种植松柏,建立祠堂!”说完,就不再喝水吃饭,历时十四日而死,终年七十九岁。

当初,麋人郭钦任南郡太守,杜陵人蒋诩任兖州刺史,都以廉洁正直闻名。王莽暂居皇位处理政务时,二人都以患病为由被免去官职,回到故乡,躺着闭门不出,在家去世。哀帝、平帝在位期间,沛郡人陈咸由于通晓律令,担任尚书。王莽辅政,大量更改汉朝制度,陈咸心里反对。到何武、鲍宣被诛杀,陈咸叹息说:“《易经》说:‘看到苗头就采取行动,不要整天迟疑等待。’我可以走了。”便请求退休去职。等到王莽篡夺帝位,征召陈咸当掌寇大夫,陈咸声称有病不肯接受。当时,他的三个儿子陈参、陈钦、陈丰都在当官,陈咸教他们全都辞职回家,闭门不出,不跟外界来往。祭路神和年终祭众神,仍用汉朝规定的日子。人们问他这样做的缘故,陈咸说:“我的祖先难道会知道王氏腊祭的规矩吗?”他把家中所有有关法令的书籍都收敛起来,藏到墙壁之中。另有齐郡人栗融,北海郡人禽庆、苏章,山阳人曹竟,都是儒生,辞去官位,不在王莽新朝任职。

班固赞曰:自春秋列国卿大夫至汉代将相名臣,因贪慕荣华富贵而丧失立身准则者不胜枚举。故而志节高洁之士,实为世间罕见珍宝。然此类贤士多仅能严于律己,却难以教化他人。论才干,王商、贡禹本在龚胜、鲍宣之上,然终以死守节;龚胜则切实恪守了处世原则。至于薛方,其为人正直却不拘泥细行,可谓独树一帜。郭钦与蒋诩二人,偏好隐逸以保清白之身,与纪逡、唐林之流迥然相异。

献给一切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
purfiles.com » 王莽逆谋诛旧臣,义士高节全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