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卓茂得民心,光武尊贤复汉祚

起初,宛城人卓茂宽厚仁义而谦恭爱人,性情恬淡坦荡而乐守圣贤之道,朴实无华而不修饰,行动在清浊之间而不偏激。从少年到白发的老年,从未跟人争执过,家乡的亲朋故友虽然品行才干与卓茂不同,却全都很爱慕他。哀帝、平帝年间卓茂出任密县县令,视民如子推行仁政,从不出恶语伤人,官民皆亲之爱之,无人忍心欺瞒。曾有人状告其属下亭长收受米肉之赠。卓茂说:“是亭长跟你要的吗,还是你有事托他而送给他,还是平时自有恩惠情义而送给他的呢?”那个人说:“是我自己送给他的。”卓茂说:“是你自己送去他接受的,为什么还要上告呢?”那个人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让老百性不惧怕官吏,官吏也不向老百姓索取东西。而现在我畏惧官吏,所以送东西给他。而他最终接受了,所以我来报告。”卓茂说:“你一定是个德行浅薄的小民了。人能够聚集在一起居住而秩序不紊乱,不同于禽兽的原因,就在于有仁爱礼义,知道相互尊重。而你偏偏想不在乎这些,难道你能够远走高飞,脱离人间吗?官吏固然不应当凭权力强求索取。亭长向来是一位善良的官吏,每年按时送他一点东西,是符合礼的。”那个人说:“如果这样,法律为什么禁止呢?”卓茂笑着说:“法律设立行为的规范,礼则顺应人之常情。现在我用礼教诲你,你一定没有怨恨恶感;如果我用法律惩罚你,你将有什么举动呢?同一个门内,罪过小的可以论罪,罪过大的可以杀头。你且回去想想吧!”当初,卓茂到密县上任后,有废除的事项,也有新设立的措施。官民嘲笑他,邻城的人听说以后都叽笑他没有才干。河南郡为他设置了一位县令。卓茂并没有感到厌恶不满,照常办公。几年以后,他所推行的教化形成风气,以致路不拾遗。后卓茂升迁当京部丞,密县的老少全流着眼泪,一路跟随着为他送行。等到王莽摄政,卓茂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刘秀称帝后,首先寻访卓茂的下落。卓茂当时已七十余岁。九月甲申日,刘秀下诏书:“名誉冠绝天下的人,应当接受丰厚的奖赏。现在任命卓茂为太傅,封为褒德侯。”

臣司马光曰:孔子说“举用有德之人教化才能不足的人就可以使人们相互劝勉”,所以虞舜举用皋陶,商汤举用伊尹,而使不仁之人远去,是因为这两人品德高尚的缘故。光武帝刚刚即位,群雄竞逐,四海之内像滚水般沸腾。那些冲锋陷阵的人,有权谋而善辩的人,正为世人所敬重。而唯独光武帝能起用忠厚之臣,表彰奉公守法的官吏,从社会最底层选拔人才,安排在公卿首位。他所以能光复汉室,长治久安,是因为他知道首先要做的事情并且能抓住要领的缘故。

献给一切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
purfiles.com » 忠厚卓茂得民心,光武尊贤复汉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