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忠勤思故乡,和帝仁德召归京

班超久在遥远的边域,因年老而思念故乡,上书请求回国。奏书说:“我不敢奢求能够到酒泉郡,只是希望能够活着进入玉门关。现在派我的儿子班勇跟随安息国的进贡使者入塞,趁我还在人世,让班勇亲自看看中原的风土。”奏书呈上,朝廷久不答复。班超的妹妹曹大家上书说:“蛮夷之人向来有欺凌老弱之性,如今班超年事已高,随时可能离世,却迟迟未见替代者。臣担忧此举恐启奸邪之端,致使蛮夷萌生叛意。然朝中诸臣只顾眼前利害,不思长远谋划。倘若突发变故,班超力有不逮,则上损国家累世功业,下毁忠臣毕生心血,实为可叹!是以班超万里上书,陈情尽忠,倾诉困厄之急,延颈企盼至今已逾三载,朝廷却仍未准其所请。我曾听说,在古代,十五岁当兵,六十岁复员,也有休息之日,年老便不再任职。因此我胆敢冒死代班超哀求,请在班超的余年,让他能够活着回来,再次看到京都城阙和皇家宫庭,使国家没有远方的忧虑,西域没有猝然的变故,而班超也能蒙受周文王埋葬骸骨的厚恩和田子方哀怜老马的仁慈。”和帝被班超的奏书所感动,于是召班超回国。本年八月,班超抵达洛阳,被任命为射声校尉。九月,班超去世。班超被召回,戊己校尉任尚受命接任为西域都护。任尚对班超说:“您在外国三十多年,而由我接替您的职务,责任重大,但我的见识短浅,希望您能予以指教!”班超说:“臣已年老智衰,而明公屡居显位,岂是班超所能企及!若必令献策,唯有竭尽愚诚。塞外戍卒官吏,原非孝子贤孙之辈,皆因获罪流徙,方至边陲屯守。西域诸国,其性如飞禽走兽,驯化极难而叛离极易。今明公为政严刻峻急,然水至清则无鱼,苛察之政难得众心。宜当宽简为要,宥其小过,但总大纲可矣。”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自己的亲信说:“我以为班君会有奇策,而他今天所说的这番话,不过平平罢了。”任尚后来终于断送了西域和平,正如班超的预言。

献给一切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
purfiles.com » 班超忠勤思故乡,和帝仁德召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