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蒙冤遭构陷,安帝觉悟准归葬
最初邓氏被册立为皇后时,太尉张禹和司徒徐防曾计划联合司空陈宠上奏请求追封邓皇后之父邓训。然而陈宠认为前朝未有此类奏请先例,与他们激烈争辩数日未果。待到和帝为邓训追加封号谥号时,张禹、徐防再次邀约陈宠派子向虎贲中郎将邓骘致贺,遭到陈宠拒绝。因此当邓氏家族掌权期间,陈宠之子陈忠始终未能受到重用。后邓骘等人失势,陈忠被擢升为尚书,多次上奏弹劾,终致邓氏家族获罪。时任大司农的京兆人朱宠,痛心邓骘蒙受不白之冤,遂袒露上身负棺上疏,为邓骘申诉冤情,奏书说:“我认为和熹邓皇后德配天地,堪称东汉贤后典范。其兄弟皆怀忠孝之心,夙夜忧劳国事,深得皇室信任。在拥立新君功成后,他们毅然辞让封爵,主动退隐,这份高洁品格实为历代外戚所不及。如此仁厚谦逊的家族理应福泽绵长,却遭奸佞构陷。那些搬弄是非之徒心怀鬼胎,扰乱朝政。在缺乏确证、未经审判的情况下,竟使邓骘等七人蒙受灭门之祸,尸骸零落他乡,魂魄不得归葬。这般违背天理的冤狱令朝野惊骇,举国为之悲恸。应当准许他们的尸骨还葬祖坟,优待保护留下的孤儿,让邓家的宗祠有人祭祀,以告慰亡灵。”朱宠知道他的言辞激切,自动前往廷尉投案。于是陈忠又弹劾朱宠。安帝下诏将朱宠免官,让他返归乡里。民众多为邓骘鸣冤,安帝有所觉悟,于是责备迫害邓氏家族的州郡官员,准许邓骘等人的尸骨运回北芒山安葬,邓骘的堂兄弟们也都得以返回京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