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仪礼要义五十卷-宋魏了翁撰-宋淳祐十二年魏克愚徽州刊九经要义本PDF

《仪礼》是记载古代礼制的著作,现存十七篇。此《仪礼要义》由宋代魏了翁撰。全书共五十卷,其内容以经典注疏之文为基础,选取重要内容进行删减和概括。据事别类而成,且于每条之前,冠以标题。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淳祐十二年魏克愚徽州刊《九经要义》本。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原称为《礼》或《礼经》。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今文经的《礼》十七篇 ,传世至今。其内容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仪礼要义》是是魏了翁对《仪礼》的注释。文内诸儒训诂不多,书中所采郑玄注、贾公彦疏为主。此为其所编撰《九经要义》之一。

《仪礼要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宋魏了翁所撰《九经要义》之一,于每篇各为条目,而节取《注》、《疏》,录于下方,与《周易要义》略同。盖其著书本例如是也。《仪礼》一经,最为难读,诸儒训诂亦稀。其着录于史者,自《丧服》诸传外,《隋志》仅四家,《旧唐志》亦仅四家,《新唐志》仅三家。今惟郑玄《注》、贾公彦《疏》存耳。郑《注》古奥,既或猝不易通。贾《疏》文繁句复,虽详赡而伤于芜蔓,端绪亦不易明。《朱子语录》谓其不甚分明,盖亦有故。了翁取而删剟之,分胪纲目,条理秩然,使品节度数之辨,展卷即知,不复以辞义轇轕为病。其梳爬剔抉,于学者最为有功。虽所采不及他家,而《仪礼》之训诂备于郑、贾之所说,郑、贾之精华备于此书之所取。后来诠解虽多,大抵以《注》、《疏》为蓝本,则此书亦可云提其要矣。

《九经要义》包括《周易要义》、《尚书要义》、《毛诗要义》、《周礼要义》、《仪礼要义》、《礼记要义》、《春秋要义》、《论语要义》和《孟子要义》九种,共约二百六十三卷,始刊于南宋。按元代方回《周易集义跋》:

僉書樞密院事魏文靖公鶴山先生了翁華父,前乙酉歲以權工部侍郎,坐言事忤時相,謫靖州,取諸經注疏摘要為《要義》,又取濂洛以來諸大儒《易》說為《周易集義》六十四卷。仲子大府靜齋先生克愚明已,壬子歲以軍器監丞出知徽州,刊要、集義,置於紫陽書院,至丙子歲,書院以兵興,書版盡毀。

壬子岁为宋理宗淳祐十二年,丙子岁为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可知其书刊成二十多年后,书版即遭兵燹,全部亡失,故罕见传世,清代大藏书家顾广圻誉为「真天地間第一等至寶,不徒因宋槧而珍重也」,确非虚辞。

明内府曾收藏魏了翁《九经要义》,但到了万历时已非完帙,仅存《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四经,而此四经也各有残缺。以《仪礼要义》为例,《四库全书》虽据以著录,但仍缺卷三十及三十一两卷。至于私家收藏方面,以上海宜稼堂藏有《毛诗》、《仪礼》、《礼记》三部为最多。宜稼堂藏本后归丰顺丁氏持敬斋所有,惟其中《仪礼》阙前六卷、《礼记》则缺首二卷,也不完整。丁氏所藏又因近代的动乱而散亡,已不知其所终。魏了翁九经中的《周礼要义》、《论语要义》、《孟子要义》三种今已佚,现存《周易要义》、《尚书要义》、《毛诗要义》、《仪礼要义》、《礼记要义》、《春秋要义》六种,且多为残缺,已非原宋刻原貌。目前可考知者,除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此本外,日本天理图书馆尚有《毛诗要义》一种,北京市委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周易要义》。

更多古籍文献欢迎访问本站置顶帖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purfiles.com » [古籍文献]仪礼要义五十卷-宋魏了翁撰-宋淳祐十二年魏克愚徽州刊九经要义本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