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周易十卷-魏王弼注-清乾隆年武英殿影刊PDF

此《周易》由三国时期魏国王弼注。全书共十卷,内容包括:王弼注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及《传》的《文言》、《彖辞》、《象辞》等。东晋韩康伯续注《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每卷后附考证。此为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影刊元相台岳氏荆谿家塾本五经之一(初印本)。

王弼所注《周易》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 “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目》说:“《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

到清初已无《相台九经》的全本。清宫先得《春秋》藏于昭仁殿,后又得《易》、《书》、《诗》、《礼记》藏于御花园之养性斋。清高宗乾隆念此五经「幸合則不可使復分」,遂在昭仁殿后庑另辟一室,专藏《相台五经》原本,命名为「五經萃室」,并令武英殿翻刻,每卷之末附有词臣撰文字异同考证。清嘉庆二年昭仁殿失火,五经皆毁。今岳氏本《周易》《春秋》(有补配)仍有孤本存世,而另外三经皆佚,仅有武英殿仿刻本能睹其貌。

《易》据说有三种:《连山》、《归藏》和《周易》,合称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周易》是唯一有传至后世的文献。相传《周易》是依循周文王主编《易》的著述而来,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

王弼,字辅嗣,山阳郡人。三国时代曹魏的著名经学家、易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父亲是王业。兄长王宏。祖父王凯是王粲的族兄,祖母是刘表之女。 为《道德经》和《易经》撰写注解,对后世影响甚大。

韩康伯,名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东晋玄学思想家。 自幼聪明,家酷贫,史称康伯 “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舅舅殷浩称他 “能自标置,居然是出群之器”。历官豫章太守、吏部尚书、领军将军。 著有《易系辞传注》,该书不受今古家法约束,颇有新意,且顺应魏晋时之潮流。

更多古籍文献欢迎访问本站置顶帖

RIPRO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purfiles.com » [古籍文献]周易十卷-魏王弼注-清乾隆年武英殿影刊PDF